十几篇高分作文,里面七八篇是关于自己生病家长送去医院的,或者天气不好,家长送伞送棉袄;为了博高分,有的学生居然写妈妈去世、爸爸残废,可是放学接孩子时,老师发现他们的家长都挺健康;孩子要写一位校车司机带给他的感动,可是妈妈说,如果写老师的话,中考更容易得高分……日前,一位家长来电讲述了自己心中的纠结,自己和老公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的本科生,可是竟然辅导不了孩子的作文。要是想让孩子作文得高分,就得背范文然后生搬硬套,可是这样下去对孩子的语文水平能有提高吗?
记者 杨芳 张雯雯
【作文题目的纠结】作文题:爱在阳光下孩子想写校车司机,可妈妈却让写老师或父母因为这样才能拿高分
学生小方今年上初一,从他上小学一年级开始,妈妈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为他辅导功课。后来有了作文,妈妈检查得更仔细:如果她认为不好,小方就要重写。而在妈妈的指导下,小方的作文总能得高分,还能被当成范文在班里朗读。上了初中,小方对写作文有了自己的想法,不想像小时候那样对妈妈“言听计从”,但结果却是经常被妈妈罚重写。
前几天,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:爱在阳光下。这也是曾经的中考作文题。“我想了半天,决定写我们的一个校车司机,他对我们很照顾,工作也很细心,平时跟大家的关系也很好。我认真地写完了800字,又检查修改了两遍,觉得很成功。拿给妈妈看,妈妈却说不行,非让我写老师或父母的爱,说只有那样才能得高分。我拗不过她,最后只得重新写了老师对我们的爱。”小方无奈地对记者说。
【作文内容的纠结】作文题:写妈妈的爱 写送伞、看病能拿高分,写唠叨的爱却不被好评
安女士告诉记者,母亲节来临之前,老师又布置写作文:写妈妈的爱。“孩子这次写的是唠叨的妈妈,通过妈妈的唠叨来体现妈妈对孩子的爱,我读来挺有感受的,但没想到老师却给了‘三颗星’。”安女士说,在这种情况下,她咨询老师别的孩子写的“高分”作文,看了十几篇发现同质化太严重,里面七八篇是写自己发烧、崴了脚踝、拉肚子,妈妈怎么送去的医院、焦急;还有的写下雨送伞,妈妈的肩膀湿了一大片,自己好好的……
“我看着那些雷同的作文,说实话‘无语’,这就是符合老师感觉的好作文?”安女士说,她和丈夫都是山大毕业,自己的作文不敢说好,但起码不是一无所知。老师的评价让他们对孩子的作文辅导,不知该如何下手。
最终,他们将孩子送去了作文辅导班。
把孩子送去了作文辅导班后,安女士发现,最近孩子的作文成绩有所提高。“曾经有一次,孩子的作文被当成全班的范文读了。”可是安女士并没有高兴,因为她发现,孩子的作文语言已经没有“孩子气”了。“我是感觉从那里面看不出是一个9岁孩子的语言,有些成人化,失了童真。”安女士叹了口气,她说她那时候,老师布置作文只有一个要求,记叙文要写真情实感;议论文要有理有据。孩子现在的作文要求让她看不懂。
其实有这种感受的不只是安女士。一位有着13年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也告诉记者,“我在学生的作文中曾发现一个不好的现象:爸爸或者妈妈去世了,写的很感人;或者说亲人残废了,自己怎么奋发图强的,也很感人。可是,他们的父母都好好的,我天天见他们来接孩子……”这位老师说,她很反感孩子们写妈妈去世了,爸爸残废了,“这些博泪点和高分的虚伪,又教给了孩子什么?不是选秀节目对孩子的价值观是个误导?一些选秀节目,似乎不说父母伤残的事,打动不了评委和观众。”
【作文语言的纠结】“野花一大簇一大簇地开,很美”为何非得用“繁花似锦”
让安女士纠结的还不止这些。前一段时间,女儿写了去郊外游玩的作文,写到开放的野花,“路边一大簇一大簇开着,很美”,写完了,她看着也挺不错。交上去了,隔天发下来,只有“两颗星”。“作文写的好,老师最多会给‘五颗星’。”“老师说,孩子的作文语言实在太朴实了,里面没有用什么成语,野花一大簇一大簇地开,可以用‘繁花似锦’,让回来再改改。”安女士说,其实,她对于老师对孩子作文的评价,是有不同意见的。“朴实的语言,就写不出好作文?那些大的文学家,哪一个语言不朴实?鲁迅先生写的‘我家的门前有两棵树,一棵是枣树,另一棵还是枣树’,不也很朴实吗?大师写了就是另有深意,孩子们写就是重复啰嗦吗?”
尽管如此,安女士还是指导女儿改了,作文有了“三颗星”。
【作文选题的纠结】初中生写周记日记老师不给题目不知道写什么
“小升初上来的孩子,的确写作面比较窄,创新的东西不多。”省城一位初三语文老师告诉记者,最近这几年,这种现象似乎越来越明显。“孩子们不敢下河,不会上树,分不清是韭菜还是小麦,对美食也渐渐失去味觉……上学很多车接车送,对生活的感受又有多少?”
她告诉记者,其实翻看课标要求,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学段,在作文上都是提倡学生关心生活,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,而对表达手段和方式没有什么要求。“哪怕孩子们的表达是幼稚的,也应该提倡。我们只是不认同10篇里面七八篇是写长病的。”
在小学阶段,相比较给题目的作文,学生们比较喜欢写日记、周记,想写什么写什么。“但是到了初中,很多学生不会写日记周记了,他们反而跑过来跟我要题目:老师,你给我个题目吧,你不给题目我不会写……”这位初三语文老师告诉记者,这也不是个正常的现象,孩子们的思维也都被束缚住了。“我教语文13年,发现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不敢写了,有的是受范文的影响不敢写,要是受老师好恶影响,就更不敢放开写了。”省城一小学语文老师告诉记者。由于现在的孩子每天几乎都是两点一线:学校——家,生活也比较单一,作文能出新意的并不多。“因为没有生活,或者说生活很受局限,孩子们很难发现生活中的美和感动。于是,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有了范文的影子。”这位老师说,“我手写我心”说起来简单,对孩子们来说还是很难。
中考来临,急着让孩子背范文
专家分析:应试教育催生“万能作文”
离中考还有7天,考生小刘的妈妈比孩子更焦虑。这几天,她拿着几篇女儿之前写的作文,到处找人帮忙修改。“中考作文不太难,每种题材和类型写一篇,然后让孩子背下来,考试时,碰到相关的题目,直接套用与之相符的事例就行了,肯定能得高分。”小刘的妈妈说。
“亲情、友情、师生情、同学情……孩子写完后,家长先改,然后老师再批阅,从中选出几篇好的做范文,然后全班同学都要背下来,这是老师要求的。因为中考作文题材变化不大,所以这些事例基本都能套用。分数肯定都低不了。”小刘妈妈说,为了应付考试,这也是没办法。
而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,恰恰揭示了我们目前的教育环节中为什么孩子写不出好作文来。教育界的一位人士道出了其中的关键:说白了,我们目前还是“应试”教育。
采访中,几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,目前作文的评价机制也需要改变,不能老师一个人说了算。“不能是单一的评价机制,学生之间应该互评,毕竟是孩子们的生活,只要他们经历过,就会感同身受,就会对同学作文中体现出的思想有共鸣,改起来也更有针对性。”
了解更多请登陆 一用一备控制箱 http://www.bidadk.com/yiyongyibeikongzhixiang/201.html
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品牌哪家好? http://www.bidadk.com/changjianwenda/223.html
了解更多请登陆 光伏并网柜 http://www.bidadk.com/bingwanggui/164.html
了解更多请登陆 开关柜 http://www.bidadk.com/peidiangui/213.html
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品牌 http://www.bidadk.com/changjianwenda/223.html
了解更多请登陆 电表箱 http://www.bidadk.com/peidianxiang/220.html
了解更多请登陆 光伏并网柜 http://www.bidadk.com/bingwanggui/164.html